潍坊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8-2035) (大件垃圾收运处理)
一、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2年,远期至2035年。
二、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范围,面积约335平方米公里。
具体范围可根据批复的新版总归进行调整完善。
三、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一)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机关带头、全民参与、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倡导并建立城市低碳、绿色的生活发展方式,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生活垃圾分类原则
政府引导、强力推动
社会动员、广泛参与;
因地制宜,科学推进
(三)生活垃圾分类总体目标
到2035年底,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中心城区形成
较为完备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垃圾源头产生量。
(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标准
规划按“大分流、小分类”的思路进行分类。
大分流:按照日常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粪便、餐饮垃圾、建筑垃圾(含
装修垃圾)、医疗垃圾等进行分类。
小分类:生活垃圾按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
进行分类。
近期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0%,远期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5%。
(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主要分住宅区居民、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两种方式。
①住宅区居民
近期引导并强制居民对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
类进行分类,厨余垃圾沥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鼓励居民区和居民家庭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在人群素质较高的小区试点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即垃圾四分类期,推广并强制厨余垃圾单独收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
②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
中心城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和
相关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
(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规划
生活垃圾收集点、废物箱等分类收集容器应尽量结合现有收集容器进
行改造或更换,做到位置合理、数量足够,便于投放和分类收集作业。分类收集容器标识应明显、规范,颜色和图样符合技术规范
(五)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要求
可回收物分类投放时,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有害垃圾分
类投放时,应注意轻放;厨余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种垃圾分开收集,投放前尽量沥干水分;其他垃圾作为一类单独收集,投入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
根据潍坊市中心城区环卫实际,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应分步实施,具体
实施方法如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目标考核,健全法规制度,运用科技手段,小到大、易到难,加强舆论宣传,落实保障资金,加强与分类收集配套的收运、处置设施建设。
四、环卫现状问题分析
(一)生活垃圾产量与性质
潍坊市中心城市范围(包括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高新
区、经济区、保税区、峡山区、滨海区)2017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约 1782 吨/日,其中七区生活垃圾清运量约 1600 吨/日。根据历年统计数据发现,中心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较快,垃圾处理压力不断增大。生活垃圾性质复杂,厨余垃圾占比较大。
(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
(1)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资源回收利用率低。潍坊市中心城区生活垃
圾现状主要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投放、混合清运及混合处理,资源化程度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符,且增加了垃圾处理压力。目前,中心城区约有 80 个小区进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尝试,企业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将垃圾分类为金属类、废纸类、塑料类、织物类、玻璃类、有害类、其他类。采用政府宣传引导、企业主体运作、社区具体管理运营的模式进行。智能回收箱相当于一个废品前置回收过程,把本应交给废品收购商的废品转移到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内。但垃圾分类收集尚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未形成,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比较模糊;且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另外,由于缺少强制性措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支撑,分类效果不够理想。
(2)居住区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为收运车辆驶入小区内部,挨个垃圾收
集点进行垃圾收集。部分小区道路狭窄,垃圾收运车进出不方便;小区垃圾收集点分散,环卫人员挨个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噪声大、气味大,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且效率较低。
(3)部分生活垃圾转运站,特别是老城区垃圾转运站分布密集、规模
小、封闭性差、且紧邻居住区、周边也未设置绿化隔离带,作业时噪声、飘尘、臭气、渗滤液对周边影响较大,周边群众反映强烈。部分区的转运站已经超负荷运行,需新建转运站以减轻现状垃圾转运压力。
(4)目前,生活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垃圾焚烧厂距离潍坊市中心城
区距离较远,而目前以小型转运站为主,并且存在着以车代站、垃圾直运等形式,运行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生活垃圾清运量的不断增加,垃圾焚烧厂前两期1500 吨/日的处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垃圾处理需求,正在进行三期建设,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 1500 吨/日。
(5)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在垃圾焚烧厂投入使用之后,仅作为飞灰填
埋场和备用垃圾处理厂。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随着十几年垃圾量的增大,以及雨水的进入,渗滤液大量积存,液面上升,威胁坝体的安全,而渗滤液处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填埋场剩余容量仅 30.0 万方,如遇大量垃圾进入,将无法处置;飞灰填埋场剩余容量 1.8 万方,预计能够使用到 2019 年 10 月,需另寻飞灰填埋场地。
(三)其他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
目前餐饮垃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收运处理体系,由专业化公司运
作。但大件垃圾、粪便、建筑垃圾等其他固体废弃物均未得到有效的收集、转运和处理,矛盾较为突出,体系亟待健全。
大件垃圾。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家
具数量在逐年递增,大件垃圾的弃置量也不断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潍坊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现积存量约 4000 吨,每月产生量约 600 吨,而目前没有大件垃圾收运与处理途径。特别是奎文区、潍城区,寸土寸金,人口密度大,很难找到专门堆积和处理大件垃圾的场地,目前临时场地有限,堆积爆仓,具有极大消防安全隐患。大件垃圾目前两种主要处理途径:送至农村使用和进入废旧物品回收市场修复后重新利用。
部分不可利用的大件垃圾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
五、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影响生活垃圾产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居民燃料结构、居民的
消费水平、居民的工资收入、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及生活垃圾的源头管理等。在这些因素中,人口数量是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也会对垃圾量产生影响,垃圾产量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潍坊2048远景发展战略
及市域空间功能布局规划》、《潍坊市城乡统筹规划》,预测2022年中心城区、中心城市人口分别约180万人、297万人,2035年人口分别约315.6万人、411.2万人。
根据统计,现状潍坊市中心城市历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0.83
千克/人·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 500 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统计分析,大中城市约在 0.8-1.1 千克/人·日左右。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16),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值为 0.8-1.0 千克/人/日。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8),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值为 0.8-1.4 千克/人·日。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和经济发达国家生活垃圾产量变化情况,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潍坊市中心城区人均生活垃圾产量会略有增长,但随着生活垃圾的全面控制,产量逐渐保持平稳。
结合潍坊市现状数据与相关研究,预测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指标取值
近期为0.95 千克/人·日,远期为 1.0 千克/人·日。
由于缺少单独中心城区垃圾准确的产生量数据,且历史统计数据仅近
4 年较为准确,回归分析法存在一定误差,故主要以平均日垃圾产量法进行预测。
根据计算公式:Q=R×C/1000,
Q:生活垃圾平均日产量(t/d);
R:收集范围内规划人口数量(人);
C:预测的平均日人均生活垃圾产量(kg/人·d)可取 0.8-1.4,本次
规划近期取 0.95 千克/人·日,远期取 1.0 千克/人·日;
计算得出,潍坊市中心城区、中心城市 2022 年生活垃圾日产量为
1710 吨、2821.5 吨,2035 年中心城区、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 3156 吨、4112 吨。
六、国内城市垃圾分类情况
2000年6月,我国确定了8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此后
其他一些城市也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2017年,我国再次确定46个垃圾强制分类重点城市。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目前已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法律的强制
性,推动垃圾分类,包括固化共识性的管理要求、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内容。推进全面覆盖,推进“两网融合”体系,提升分类收运和中转能力;提高处理能力,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加快项目落地,同时落实末端设施严格监管。《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对分类收集容器配置要求,分类标志标识,分类投放要求,大件垃圾、电子废弃物投放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山东省目前有泰安、青岛、济南三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泰安市2011
年出台《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实施意见》,2012年印发《关于推进全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通知》,随后《泰安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泰安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并实施。遵循“有害单放、餐厨分装、可用回收、投放易行”的原则,把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其中,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属于强制分类垃圾。
青岛市201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在征求各方意见。鼓励和引
导居民对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大件垃圾进行分类,厨余垃圾沥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实行源头分流。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和相关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按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实行源头分流。
济南市城管部门已在部分街办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出台实施《济
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方案(2018-2020)》。实施强制分类的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示范片区、试点社区(村)内的居民住宅区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三类。
(1) 厦门经验
2017年12月,住建部在厦门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观摩和学习厦门垃圾分类工作。厦门市是2000年试点垃圾分类的8个城市之一,也是《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计划单列市。厦门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经过多年以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上下共同推动垃圾分类,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①以设施为轴:近年来,按照全链条推进垃圾分类的要求,厦门市市
政园林部门加大力度补短板,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为垃圾分类的“厦门实践”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避免了分类后的垃圾“埋在一起、烧在一起”。近年来厦门市建成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厂2座大件垃圾处理厂、1座工业废物处置中心,能够为前期的垃圾分类提供基础的处理保障。厦门逐渐建立起“垃圾分类直运”的模式。像公交车那样,设置固定的行驶路线和站点,由专门的分类垃圾收运车定时到各站点收垃圾,然后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厂。可回收物由回收企业负责上门收运:厨余垃圾按照“公交化”运行模式,定点定时收运:有害垃圾通过专用转运车进行运输;其他垃圾采取直运和转相结合的方式运往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
建成全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垃圾源头追溯机制,综
合运用数据库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接入全市43部餐厨收运车,2200余张餐厨垃圾桶RFID卡信息,560余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数据信息,实现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岛内已建立起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运体系,全面实现城市垃圾大分流,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岛内思明、湖里两区已经各建成一座大件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超过200吨。两座大件垃圾处理厂投用的同时,思明、湖里两区还建立了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运体系,不仅开通了预约电话,还配套了专门的收运车辆。
②宣传教育为翼:垃圾分类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发动全体市民共同
参与。为此厦门市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户外LED屏等媒体资源,进行全媒体、全阵地宣传;印发了50多万册《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导手册》和100多万份宣传单入户宣导;组建了社区宣讲团和社区书院师资库,共对督导员、社区工作者、物业保洁员、导游等培训400多场36000多人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率先垂范,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宗教人士、志愿者积极投入,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等“八进”活动。
③法制护航为基:《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于2017年9
月10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省出台的首部关于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办法》共七章五十三条,主要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落实管理机制、建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明确个人的权力和义务落实三化要求、细化分类管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办法》为最终实现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了法制保障。
④共同缔造为路:厦门积极创新社会治理,通过开展“美丽厦门共同
缔造”发动民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共同家园”意识。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厦门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小区居民、督导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环卫部门、相关企业共同推动垃圾分类的良好态势。
(2)深圳经验
深圳,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2000多万人口,每天
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万吨,严重威胁着城市发展。实践证明,实行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成的有效途径。作为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深圳坚持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双规战略,运用“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走出了条具有深圳特色的垃圾分类创新之路。
成立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2013年7月1日,全国首
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挂牌成立。随后各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也相继成立。形成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近年来,深圳市在垃圾分类管理领域先后出台1个政府规章、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2017年6月3日发布了全国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破局之力。
“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深圳市已经建立起“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的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根据家庭生活垃圾的性质和回收利用情况,要求居民对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和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废旧织物、年花年桔进行分类。
广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心市民常年关
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并受聘成为深圳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大使。13家公益组织携手成立深圳垃圾分类公益服务联盟,实现与政府之间的优势互补,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同时,组织编印中小学和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在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2018年初,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招募志愿讲师,规范培训,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规模化和常态化。
七、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选择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采用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最终卫生填
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模式。根据垃圾性质预测,规划2022年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之比约为25:60:15,则中心城区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分别为555.8t/d、1333.8.0/d、333.5t/d,中心城市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分别为917.0t/d、2200.8t/d、550.2/d。规划2035年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之比约为30:30:40,则中心城区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分别为1230.9t/d、1230.9/d、1641.2t/d,中心城市回收利用、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量分别为1603.8t/d、1603.8t/d、2138.4t/d。
可回收物逐步推广资源回收,沿用并规范目前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
由专业化公司运作。根据可回收物的品种和产生数量,合理确定或约定收运频率。在可回收物分拣站进行二次分拣后,送至再生资源加工基地进行资源再利用,保障可回收垃圾妥善处理。
建立有害垃圾收运处理处置体系,委托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运输、处置
收集的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通过回收网点、有害垃圾收集箱单独收集。根据有害垃圾的品种和产生数量,合理确定或约定收运频率。收集的有害垃圾暂存在有害垃圾回收站,统一收集整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废专业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的运输、处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完善的厨余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由环卫部门或专业化公司负责运
作。厨余垃圾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至分类垃圾转运站,后统一运至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生物处理。
八、垃圾处理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项目包括静脉产业园内再生资源加工基地、20万m³飞灰填
埋场,垃圾综合处理厂内粪便处理厂、市级大件垃圾中转站,以及市级建筑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等。
近期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统计表
序号 | 名称 | 位置 | 建设情况 | 占地(ha) | 备注 |
1 |
市级大件垃 圾中转站 |
原垃圾填埋场 东北角北坝东侧 |
新建 | 0.3 |
大件垃圾指重量超过5kg或体积超过0.2m³或长度超过1m,且整体性
强而需要拆解后再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如废家具)及各种废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
包括家具(床架、床垫、沙发、桌子、椅子、衣柜、书柜等具有坐卧以
及贮藏间隔等功能的废旧生活和办公器具,包括制作家具的材料等)、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有电视机、电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电饭煲、烤箱、热水器等,电子产品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及电话机等)。
其他大件垃圾(厨房用具、卫生用具、行走车辆以及陶瓷、玻璃、金属、
橡胶、皮革、装饰板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种大件物品等)
根据统计,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家具和电子产品数量都在逐年递增,在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大件垃圾的弃置量也会有所增加。潍坊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现积存量约4000吨,每月产生量约600吨。特别是奎文区、潍城区,寸土寸金,人口密度大,很难找到专门堆积和处理大件垃圾的场地,目前临时场地有限,堆积爆仓,具有极大消防安全隐患。
目前,潍坊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收运处置系统尚未建立,仅潍城区设
置一处临时大件垃圾拆解场,位于潍城区西环路生活垃圾转运站站内 ,占地面积0.35公顷,面向潍城区产生的大件垃圾。拆解后的大件垃圾运至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
另外,大件垃圾还有两种主要处理途径:送至农村使用和进入废旧物
品回收市场修复后重新利用。电子垃圾,有部分经过分选后拆解出售,实行电子垃圾拆解、回收的大多数为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的小型作坊式企业,由于在拆解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剩余部件混入生活垃圾处置,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部分不可利用的大件垃圾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
十、大件垃圾收运处理规划
(1)大件垃圾预测
预计到2022年、2035年,潍坊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产量分别为66.7
吨/日、102.6吨/日。
(2)大件垃圾收运规划
根据潍坊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的特点和居民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
护意识的情况,采用定时定点收集和预约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形成大件垃圾的单独收运系统。
定点定时收集。即在各街道、社区建立若干个大件垃圾收集点,由政
府部门协同各物业对居民进行宣传与引导,大件垃圾产生者在规定的时间将大件垃圾放置在指定收集点。清运公司或环卫部门确定各个收集点的收集时间和频率,定点定时派专业人员、队伍负责轮流收集清运,统一调度和管理。
预约上门收集。对于数量较多的大件垃圾产生者,可以采用电话预约
或网上预约的方式,预约上门回收。完善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平台和相关信息处理系统。经过系统的优化决策安排最优最合理的收运线路和时间,提高效率,也是“智慧环卫”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应用。清运公司或环卫部门,派专业人员、队伍负责有偿收运。
(3)大件垃圾处理规划
清运公司或环卫部门将大件垃圾首先运送至大件垃圾中转站。在这里
大件垃圾首先运至车间进行检测,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做一次分拣。品相较好、还能使用的大件垃圾,直接回收利用,低价出售或赠送给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对无法直接回收利用的大件垃圾,进行解体后分拣,对可再使用的部件,进行回收,运至静脉产业园内再生资源加工基地资源化利用。剩余垃圾的混合物,包括金属、皮革、海绵等适于热解的物质,进入破碎系统进行破碎后,运至垃圾焚烧厂进行进一步处置。实现由整化零,变废为宝。
对电子垃圾、废家电等大件电子垃圾,走规模化道路:科学化分类—
专业化处理—无害化利用。经过适当处理后进入静脉产业园内电子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4)大件垃圾转运处理设施规划
大件垃圾中转站:近期在符山垃圾综合处理场内建设一处市级大件垃
圾中转站,占地面积0.3公顷。有条件的区结合一二级环卫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大件垃圾中转站对大件垃圾进行分拣、回收、拆解、破碎。
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在滨海区静脉产业园内近期规划一处再生资源加
工基地,对拆解的可回收资源进行再加工利用,预留面积约10.0公顷。